跳到內容
博雅教育成就一生 Emerald Publishing
開始內容

認識嶺大

大事紀要

1888

格致書院於廣州創立。

格致書院於廣州創立。

1900

遷往澳門。

1903

在廣州康樂村建立新校舍。改名Canton Christian College,中文校名改為嶺南學堂。

在廣州康樂村建立新校舍。改名Canton Christian College,中文校名改為嶺南學堂。

1912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文名稱改為「嶺南學校」。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文名稱改為「嶺南學校」。

1918

發展出整套大學課程。

發展出整套大學課程。

1927

正式易名嶺南大學,英文名稱改為Lingnan University,鍾榮光博士出任校長,李應林為副校長。

正式易名嶺南大學,英文名稱改為Lingnan University,鍾榮光博士出任校長,李應林為副校長。

1938

抗戰期間廣州淪陷,遷移往香港,借用香港大學的校舍繼續授課;農學院則租用屯門藍地的農場。

抗戰期間廣州淪陷,遷移往香港,借用香港大學的校舍繼續授課;農學院則租用屯門藍地的農場。

1942

遷移到粵北大村復校。

1945

二次世界大戰後重回廣州康樂校園。

1948

陳序經出任校長

陳序經出任校長

1952

全國高等院校進行調整,嶺南大學的康樂校園變成了中山大學的校園。

1967

嶺南書院在香港司徒拔道復校。

嶺南書院在香港司徒拔道復校。

1978

獲批准註冊為專上學院,易名嶺南學院,開始提供由政府資助的課程。

獲批准註冊為專上學院,易名嶺南學院,開始提供由政府資助的課程。

1991

獲政府納入「大學及理工資助委員會」體系,成為本港頒授學位的大專院校之一。

獲政府納入「大學及理工資助委員會」體系,成為本港頒授學位的大專院校之一。

1994

首次頒授榮譽學士學位

1995

陳坤耀教授接任校長。

陳坤耀教授接任校長。

1995

遷往屯門新校舍,以提供博雅教育為其辦學宗旨。

開始開辦哲學碩士課程。

遷往屯門新校舍,以提供博雅教育為其辦學宗旨。 開始開辦哲學碩士課程。

1998

獲自我評審資格

1999

獲批准升格為大學,正名為嶺南大學。

獲批准升格為大學,正名為嶺南大學。

2000

開始開辦哲學博士課程。

開始開辦哲學博士課程。

2001

推出「綜合學習課程」計劃,加強全人教育發展。

推出「綜合學習課程」計劃,加強全人教育發展。

2003

成立嶺南大學社區學院。

成立嶺南大學社區學院。

2006

為第一所本港大學成立服務研習處。

為第一所本港大學成立服務研習處。

2006

教資會主持的「2006年研究評審」報告中,嶺大的整體研究表現指數位列全港八大院校的第四名。

教資會主持的「2006年研究評審」報告中,嶺大的整體研究表現指數位列全港八大院校的第四名。

2007

陳玉樹教授接任校長。

陳玉樹教授接任校長。

2008

嶺南大學創校120周年暨香港嶺南大學復校40周年紀念。

嶺南大學創校120周年暨香港嶺南大學復校40周年紀念。

2009

制定策略發展計劃(2009-2012)。

2010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的質素保證局發布《嶺南大學質素核證報告》,確認嶺大提供的優質博雅教育行之有效,完全符合嶺大的使命。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的質素保證局發布《嶺南大學質素核證報告》,確認嶺大提供的優質博雅教育行之有效,完全符合嶺大的使命。

2011

新學術大樓「郭少明伉儷樓」開幕典禮。

「黃浩川堂」和「伍絜宜堂」落成。

新學術大樓「郭少明伉儷樓」開幕典禮。
「黃浩川堂」和「伍絜宜堂」落成。

2012

加入成為「世界博雅學府聯盟」的成員。

加入成為「世界博雅學府聯盟」的成員。

2013

鄭國漢教授出任校長。

鄭國漢教授出任校長。

2014

「賽馬會博雅堂」學生宿舍開幕,達致為所有本科生提供全宿的目標。

「賽馬會博雅堂」學生宿舍開幕,達致為所有本科生提供全宿的目標。

2015

被《福布斯》評為「亞洲十大頂尖博雅學院」

被《福布斯》評為「亞洲十大頂尖博雅學院」

2016

質素保證局核證報告 讚揚嶺南大學致力提供優質教育

2016

制定策略發展計劃(2016-2022) 。

策略發展計劃 2016 - 2022

2017

嶺南大學香港復校50周年啟動禮

嶺南大學香港復校50周年啟動禮

2018

嶺南大學香港五十周年校慶晚宴

嶺南大學香港五十周年校慶晚宴

2019

嶺大問責協議教與學滿意度獲最高評分

嶺大問責協議教與學滿意度獲最高評分

繼續閱讀

歷史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