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博雅教育成就一生 Emerald Publishing
開始內容

認識嶺大

嶺大創業行動

從博雅之路成就創業之道

「嶺大創業行動」於2018年4月啟動,開創香港博雅教育的先河。計劃旨在培育嶺大本科生成為社會企業家,為現實社會問題提出突破、有效和長久的解決方案。

 

Professor Leonard K Cheng

鄭國漢教授

嶺南大學校長兼經濟學講座教授鄭國漢教授參照自己在跨學科和科技創業培訓方面的經驗,及對加州矽谷運作的實地研究,鼓勵成立「嶺大創業行動」。這些經驗令他相信,嶺大所提供的博雅教育與創業之道息息相關。

 

鄭教授的想法有其知音人。已故的史提夫.喬布斯就出身於一所博雅學院。喬布斯相信,蘋果公司的成功歸功於科技和人文兩個範疇的融和結合。

 

「不擅溝通的人,如何能成為成功企業家?」鄭教授提出說。「嶺大同學會學習成為擅於溝通的人。我們也鼓勵同學慎思明辯,破舊立新,同時讓他們吸取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

 

Design Innovation programme

 

在總監高永賢博士的領導下,「嶺大創業行動」團隊設計了新課程,為同學提供更多的培訓。以管理學學系楊紅燕教授為領導的另一個小組增設創業學副修課程,讓同學有機會策劃自己的第一個初創企劃。嶺南大學服務研習處則推出了設計創新課程,進一步培養同學的創意、解難、溝通和協作技巧,大學學生服務中心也努力提供有關領導和創業精神的互補活動,而中國經濟研究部在大灣區提供相關的培訓及實習的機會。

 

「說起創新,我們很多時會想到科技。科技固然是創新的重要一環,但創新不囿於此而已。」鄭教授指出。「創新也可在商業模式上表現出來。」社會企業是其中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透過發掘嶄新方法,支援社會解決問題。

 

Air Purifier

 

嶺大同學的創業才華已嶄露頭角。鄭教授舉例說,計劃下的一個項目開發了一台低成本、高效能的電風扇,可淨化「劏房」的空氣。開發這項目的同學須識別社會需要,同時運用創意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我們的同學擅長處理毋須根本性科技知識的事情。我鼓勵他們在其他地方(如科大)找較擅長技術方面的朋友合作。」他解釋道。

 

「嶺大創業行動」的內容還包括舉辦工作坊和實驗室,以及與具創意的初創企業、社會創新的推手和企業家合作,為同學提供實習機會。計劃還加入了富吸引力的國際元素。

 

繼嶺大聯辦的首個人文創業家暑期學院,「嶺大創業行動」和嶺大服務研習處會在2019年暑期夥拍哈薩克阿拉圖木的阿爾.法拉比國立大學,締造另一次令人期待的學生社群互動體驗。參加者會先在香港接受兩星期的培訓,然後再前往哈薩克參加為期兩星期的實地服務研習。